英國女主人的中式四合院

保障網(wǎng)
2014-08-26 16:01:16在胡同里拐了幾個彎才看到兩扇窄小的中式黑色木門,新上的油漆光可鑒人。不知道里面是怎樣一番天地。及至跨入門檻,迎面又是灰色的山墻。可就在轉(zhuǎn)頭的瞬間,陽光撲面而來。一個明艷的小世界和它的英國女主人馬珍與我們相遇。
中式風(fēng)格 中式風(fēng)格裝修 中式風(fēng)格設(shè)計因為她熱愛中國文化,就順理成章地把這種愛變成朝夕相伴、觸手可及的中式家,在自己的小小院落里為所欲為,表達(dá)不盡。

對自己的審美力有自信的馬珍,在改變老住宅的布置上信手拈來。她用大片的艷粉搭配翠綠,宛如開在老四合院里的一朵朵春花。雖不昂貴的油畫掛在書房外墻上,倒有些像主人從書頁上抬起頭瞄了一眼玻璃房,生動有趣。

西廂房是馬珍夫妻的臥室、浴室和一個小小的客用衛(wèi)生間。躺在臥榻上隨便翻看家居雜志,是馬珍在工作中小憩的一種方式。

馬珍像一個拼圖玩家,把她理想的家的色彩都拼得可圈可點。客廳主艷粉的步調(diào)用色彩輕松地劃分出每個區(qū)域,窗下也同樣舒適得讓人流連。

粉色窗簾,好像蝴蝶的翅膀,張開、收起,任何季節(jié)的變化和景致都可以如畫卷般展開在眼前。在明艷色彩中沉淀出來的黑色貓蠟臺,這是馬珍看似不經(jīng)意的用心之處。

書房和客房外的走廊又是玻璃房的一部分,深處的墻上掛著馬珍喜愛的唐卡。有著貴族血統(tǒng)的馬珍如今已是英國媒體駐北京的報道記者,她曾六次前往西藏,對那里的愛從這幅唐卡中便可窺見一斑。

馬珍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,她和丈夫工作之余的樂趣就是四處淘寶,把他們看到的有形的中國文化都搬回家。而書架上的小擺設(shè),是書本之外的另一種悅目。

充滿暖意的蠟燭終結(jié)了餐廳的肅穆。馬珍喜歡蠟燭,夏天的夜晚常常點著蠟燭,既浪漫又環(huán)保。

客廳外窗臺上的琳瑯小物件,那個扇形的木雕其實是老房子上的裝飾,每一幅圖畫都雕刻著一個故事。

臥室里的對稱布局會讓空間顯得更寬敞、整潔。墻上貼著的淡雅水粉畫,讓人看后身心放松。馬珍說:中國人講的“色由心生”,也應(yīng)該包括家居布置。好的色彩搭配如高明的社交家,會創(chuàng)造和烘托氣氛。
結(jié)束語:北京的胡同老宅總是留給人們色調(diào)暗淡的印象,馬珍則運用大量的艷色去裝點滲透這套四合院,中規(guī)中矩的造型下又推陳出別樣的新意。如果沒有這些惹眼的亮色,古雅的家具也顯得落寞。馬珍在古典與現(xiàn)代的適調(diào)中尋找著兩者的平衡點,不同文化的關(guān)照在她的中式家中碰撞出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