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中午字幕日韩无码_午夜高清拍精品福利_日本一区二区人妖

首頁

生活小常識:茶毛蟲的形態(tài)特征 茶毛蟲的防治方法

  茶毛蟲是中國茶區(qū)的一種重要害蟲,為鱗翅目毒蛾科黃毒蛾屬的一種昆蟲,別稱茶黃毒蛾、擺頭蟲等,我國各產茶省均有分布,主要為害茶葉,還可為害油茶、柑桔等,發(fā)生嚴重時茶樹葉片取食殆盡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茶毛蟲的防治方法吧!

茶毛蟲的防治方法

  茶毛蟲的形態(tài)特征

  成蟲體長約6~13毫米,翅展約20~35毫米。雌蛾稍大,體翅黃褐色。雄娥稍小,夷褐色。前翅中間有2條淡黃色橫紋,翅尖淡黃色區(qū)內有2個黑點。雌蛾體末端有黃色毛叢。卵成塊產,卵塊橢圓形,上覆黃色茸毛。成熟幼蟲體長約20毫米,黃褐色。胸部三節(jié)稍小。各體節(jié)有8個黃色(前期)或黑色毛瘤,上生黃褐色毒毛。全體還密生長短不齊的黃色毒毛。蛹黃褐色,長約9毫米,外有土黃色絲質薄繭,繭長約12~14毫米。

茶毛蟲的防治方法

  茶毛蟲的發(fā)生規(guī)律

  茶毛蟲在各地發(fā)生代數有差異,在湖南一年發(fā)生3代,以卵塊在老葉背面越冬,各代幼蟲發(fā)生為害期分別在4~5月,6~7月,8~10月,一般以春、秋兩季發(fā)生重。幼蟲老熟后在茶叢根際落葉土表下結繭化蛹。雌蛾產卵于老葉背面。幼蟲6~7齡,具群集性,3齡前群集性強,常數十頭至數百頭聚集在葉背取食下表皮和葉肉,留上表皮呈半透明黃綠色薄膜狀。3齡后開始分群遷散為害,咬食葉片呈缺刻。幼蟲老熟后爬至茶叢根際枯枝落葉下或淺土中結繭化蛹。成蟲有趨光性。

茶毛蟲的防治方法

  茶毛蟲的防治方法

  1、人工捕抓:每年11月至翌年4月,摘除越冬卵塊,并保護寄生峰,捕殺幼蟲。

  2、適時滅蛹:結合中耕培土適時滅蛹。

  3、誘殺成蟲:點燈誘蛾,性誘。

  4、化學防治:在幼蟲3齡以前進行,可用90%晶體敵百蟲或50%馬拉松乳劑、25%亞胺硫磷乳劑、50%殺螟松1000~2000倍液,或80%敵敵畏乳劑2000~3000倍液,肥皂水150倍液噴殺。

  5、生物防治:噴撒青蟲菌粉(每克含150億個孢子)500倍液。

相關工具
相關推薦

分享至

2025-04-23 00:28:58 104.247.196.18